申请美国留学本科有哪些误区要注意
在申请美国本科留学的时候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No.1选校的常见误区
学校在各大排行榜的排名重于一切 ×
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很多人都知道。绝大多数申请美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也将其作为选校的重要依据。但这些排名是对学校各个方面数据进行的综合评价,而非仅凭某一专业或学院的学术成果,也就是说TOP30学校的传播学并不一定比某些TOP80的学校更有优势。因此在选校的时候需要多方考虑各种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名字里有“学院”、“分校”等字眼的不是好学校 ×
受到国内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xxx学院或者xxx大学xxx分校就一定不会是什么很好的学校,因为国内这种名字的学校基本上不会是985/211大学。但是在国外却截然不同。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就是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TOP1,加州大学系列分校也几乎都是美国排名TOP80的高等学府,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公立大学一定比私立大学要好 ×
这也是国内教育的大环境影响下的惯性思维,并不适用于美国。留学专家指出,在美国,私立大学的数量会远远超过公立大学,二者也是并存的。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经费来源不同。虽然私立大学的学费高昂,但是私立大学发放的各种奖学金制度会优于公立大学,需要客观综合来考量,教学质量和学术成果并不会用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来评判。
No.2申请的常见误区
标化成绩刷得越高越好,GPA够要求就行 ×
都说SAT就是美国高考,所以大部分中国家长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高分制胜,逼着孩子猛刷考试分数;另外,托福和雅思成绩是作为语言能力的证明,那肯定考得越高能力越强,自然也不能落下。
尽管国内家长对标化成绩有着迷之执着,但“美国高考”成绩不代表一切。虽然SAT和托福雅思的高分成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增色,但是美国本科高校的眼中,一份令人满意的在校课业成绩单更具吸引力,因为它可以呈现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所以在刷分时,在校课业成绩一定不能落下。切忌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一味浪费在标化考试刷分上。
没有语言成绩也可以去美国留学 ×
通过互联网的“标题党”宣传,好多家长和学生都得到这样一个信息——“没有语言成绩也照样可以去美国上大学”。但是标题没有说的是,这个“没有语言成绩”是有条件的:
★SAT/ACT 阅读部分的成绩够高,达到某高校取消语言成绩要求的高度。但是,并非每所学校都会提供取消语言成绩审核的政策;提供该政策的,SAT/ACT阅读成绩的多少也是因学校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没有SAT/ACT成绩,没有语言成绩或语言成绩不达标:
这种情况下的“去美国读大学”通常指的是:
a.通过学校语言内测考核完成审理并获得录取,不过这种形式更多出现在综排靠后的学校、社区学院或者地区性(regional)大学;
b. 先申请语言中心项目,进行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过程中可以刷分(这种情况是需要重新进行美本申请的);
c.拿到学校的双录取,即学校提供有条件的录取:如果入学前,语言成绩达到语言要求,则可以正常进行本科项目;不然,学生需先进行语言学习,上课形式可能是该校语言中心的纯语言学习,也可能是大学课程+语言课程,根据学生自身能力测试结果而定。
美国申请周期短,不用过早准备 ×
这个说法也是绝对错误的。我们需要知道,申请学校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很多的,要了解和清楚包括各校的招生要求、申请时间、材料准备等,因此准备过程需要耗费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各个大学的审核周期也都大不相同。现在美国留学越来越备受各个国家留学生的欢迎,在奖学金上也是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所以申请美国是宜早不宜迟,申请者应及早花时间弄清招生程序,并且提前规划课外活动以及GPA提升等各个方面,免得延误自己的时间。
No.3文书的常见误区
推荐信一定要找牛人名师写才更有分量 ×
为了使自己的推荐信更有分量,也更有“含金量”,许多人申请者都会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寻找一些名人来进行写作。但他们往往忽略的一点是,名人即使社会地位或者学术水平再高,如果跟你没有足够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其实并不适合作为你的推荐人,他们写的推荐在录取方的眼中也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这就表示如果需要校方给一个评价,可以找校长或者你的班主任来写;此外还要求两封Teacher Evaluation,通常是两位你的任课老师对你的评价。对你最了解的人,才是在推荐信里最有话语权的人,他们才最能清楚地说明为什么你是优秀的、有竞争力的。很多成功的申请者并没有名人的推荐。
文书写得越长越好 ×
很多申请者在写作CV、PS以及essay的时候会担心,这么点篇幅怎么能够体现自己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是写得越多越好,以证明自己的经历丰富和重视程度。然而通常建议CV的篇幅在一页左右,讲究摆数据,说事实,涵盖申请者的经历、成绩/成就等,语言一定要简洁明了,但是格式布局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内容要客观真实。PS也不宜过长,600-800字即可,如果学校有明确要求则以要求为准,而非越长越好。
不要为了体现你的经历丰富而把大量活动都往里塞,写作的时候将结果量化,选取匹配专业方向、体现个人长处的活动写作,侧重心路历程的描写,长短句灵活应用而非为了体现水平堆砌长难句,用细节打动招生官,但一定要反复确认,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尤其是开头部分。
为迎合学校“口味”打造虚假“人设” ×
常会有学生想要提高申请的成功率,在文书内容中想法设法地打造出自己认为比较契合目标院校喜好的人设。事实上美国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不管是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文化背景,还是思维方式或人生理想。在多样性的群体里,我们需要做的是确认好申请人的特点和独特性,而不是一味地找雷同;
尽管有一些学校和专业有推荐或注重的内容,但更倾向能力的范畴,所以,可以深挖自身经历素材,从中挑选出可以佐证自己具有该能力的经历,而非编造;
即便通过文书把自己塑造成学校喜欢的样子,这个人设也不会真的变成你自己,到学校之后,你也无法轻松地能按照这个人设愉快地体验大学生活。
尤其是遇到需要面试的学校,如果文书中涉及了不是你自己的人设,那么接下来在面试中,就要花大量心思去贴合这个人设,一旦让面试官觉得你人设崩塌,你的形象值就会下降。总而言之,无需凹人设、凹造型,尽最大努力去展现你自己和你具备目标学校青睐的部分能力即可。
No.1选校的常见误区
学校在各大排行榜的排名重于一切 ×
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很多人都知道。绝大多数申请美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也将其作为选校的重要依据。但这些排名是对学校各个方面数据进行的综合评价,而非仅凭某一专业或学院的学术成果,也就是说TOP30学校的传播学并不一定比某些TOP80的学校更有优势。因此在选校的时候需要多方考虑各种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名字里有“学院”、“分校”等字眼的不是好学校 ×
受到国内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xxx学院或者xxx大学xxx分校就一定不会是什么很好的学校,因为国内这种名字的学校基本上不会是985/211大学。但是在国外却截然不同。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就是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TOP1,加州大学系列分校也几乎都是美国排名TOP80的高等学府,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公立大学一定比私立大学要好 ×
这也是国内教育的大环境影响下的惯性思维,并不适用于美国。留学专家指出,在美国,私立大学的数量会远远超过公立大学,二者也是并存的。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经费来源不同。虽然私立大学的学费高昂,但是私立大学发放的各种奖学金制度会优于公立大学,需要客观综合来考量,教学质量和学术成果并不会用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来评判。
No.2申请的常见误区
标化成绩刷得越高越好,GPA够要求就行 ×
都说SAT就是美国高考,所以大部分中国家长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高分制胜,逼着孩子猛刷考试分数;另外,托福和雅思成绩是作为语言能力的证明,那肯定考得越高能力越强,自然也不能落下。
尽管国内家长对标化成绩有着迷之执着,但“美国高考”成绩不代表一切。虽然SAT和托福雅思的高分成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增色,但是美国本科高校的眼中,一份令人满意的在校课业成绩单更具吸引力,因为它可以呈现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所以在刷分时,在校课业成绩一定不能落下。切忌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一味浪费在标化考试刷分上。
没有语言成绩也可以去美国留学 ×
通过互联网的“标题党”宣传,好多家长和学生都得到这样一个信息——“没有语言成绩也照样可以去美国上大学”。但是标题没有说的是,这个“没有语言成绩”是有条件的:
★SAT/ACT 阅读部分的成绩够高,达到某高校取消语言成绩要求的高度。但是,并非每所学校都会提供取消语言成绩审核的政策;提供该政策的,SAT/ACT阅读成绩的多少也是因学校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没有SAT/ACT成绩,没有语言成绩或语言成绩不达标:
这种情况下的“去美国读大学”通常指的是:
a.通过学校语言内测考核完成审理并获得录取,不过这种形式更多出现在综排靠后的学校、社区学院或者地区性(regional)大学;
b. 先申请语言中心项目,进行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过程中可以刷分(这种情况是需要重新进行美本申请的);
c.拿到学校的双录取,即学校提供有条件的录取:如果入学前,语言成绩达到语言要求,则可以正常进行本科项目;不然,学生需先进行语言学习,上课形式可能是该校语言中心的纯语言学习,也可能是大学课程+语言课程,根据学生自身能力测试结果而定。
美国申请周期短,不用过早准备 ×
这个说法也是绝对错误的。我们需要知道,申请学校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很多的,要了解和清楚包括各校的招生要求、申请时间、材料准备等,因此准备过程需要耗费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各个大学的审核周期也都大不相同。现在美国留学越来越备受各个国家留学生的欢迎,在奖学金上也是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所以申请美国是宜早不宜迟,申请者应及早花时间弄清招生程序,并且提前规划课外活动以及GPA提升等各个方面,免得延误自己的时间。
No.3文书的常见误区
推荐信一定要找牛人名师写才更有分量 ×
为了使自己的推荐信更有分量,也更有“含金量”,许多人申请者都会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寻找一些名人来进行写作。但他们往往忽略的一点是,名人即使社会地位或者学术水平再高,如果跟你没有足够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其实并不适合作为你的推荐人,他们写的推荐在录取方的眼中也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这就表示如果需要校方给一个评价,可以找校长或者你的班主任来写;此外还要求两封Teacher Evaluation,通常是两位你的任课老师对你的评价。对你最了解的人,才是在推荐信里最有话语权的人,他们才最能清楚地说明为什么你是优秀的、有竞争力的。很多成功的申请者并没有名人的推荐。
文书写得越长越好 ×
很多申请者在写作CV、PS以及essay的时候会担心,这么点篇幅怎么能够体现自己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是写得越多越好,以证明自己的经历丰富和重视程度。然而通常建议CV的篇幅在一页左右,讲究摆数据,说事实,涵盖申请者的经历、成绩/成就等,语言一定要简洁明了,但是格式布局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内容要客观真实。PS也不宜过长,600-800字即可,如果学校有明确要求则以要求为准,而非越长越好。
不要为了体现你的经历丰富而把大量活动都往里塞,写作的时候将结果量化,选取匹配专业方向、体现个人长处的活动写作,侧重心路历程的描写,长短句灵活应用而非为了体现水平堆砌长难句,用细节打动招生官,但一定要反复确认,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尤其是开头部分。
为迎合学校“口味”打造虚假“人设” ×
常会有学生想要提高申请的成功率,在文书内容中想法设法地打造出自己认为比较契合目标院校喜好的人设。事实上美国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不管是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文化背景,还是思维方式或人生理想。在多样性的群体里,我们需要做的是确认好申请人的特点和独特性,而不是一味地找雷同;
尽管有一些学校和专业有推荐或注重的内容,但更倾向能力的范畴,所以,可以深挖自身经历素材,从中挑选出可以佐证自己具有该能力的经历,而非编造;
即便通过文书把自己塑造成学校喜欢的样子,这个人设也不会真的变成你自己,到学校之后,你也无法轻松地能按照这个人设愉快地体验大学生活。
尤其是遇到需要面试的学校,如果文书中涉及了不是你自己的人设,那么接下来在面试中,就要花大量心思去贴合这个人设,一旦让面试官觉得你人设崩塌,你的形象值就会下降。总而言之,无需凹人设、凹造型,尽最大努力去展现你自己和你具备目标学校青睐的部分能力即可。